金融危机的根由

书刊 · 2010-05-13 00:00

作者:

返回

本文来源于《新世纪》周刊 2010年第19期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0日。 金融危机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,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已相继面世。其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过去两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这固然有助于解释金融危机的内幕和真相,...

本文来源于《新世纪》周刊 2010年第19期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0日。

金融危机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,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已相继面世。其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过去两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这固然有助于解释金融危机的内幕和真相,但往往是描述有余而分析不足,读者看完后有盲人摸象之感,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。

澳大利亚学者郜若素教授与一位合作者所著的《大崩盘2008》,则填补了这一空白。林毅夫教授推荐说,对想了解全球金融危机的人来说,此书“必不可少”。这本书读来通俗易懂,且在精彩描述的字里行间,折射出作者严谨的经济学逻辑与宏观视野。

郜若素是为数不多的擅长与大众交流的经济学家之一。他目前担任墨尔本大学校长特聘研究员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著名教授。在将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,他一直以学者作为主业。不过,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学院派经济学家。许多熟识他的中国学者都知道,郜若素本人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担任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;随后20年间,中国经济一直是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所在,也是因此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外国政要敬重的中国经济权威。

郜若素在政商两界的成就较之学术声誉并不逊色。到北京就任驻华大使前,作为澳大利亚总理的首席经济顾问,他一手推动了澳洲经济自由化,并实现了澳元汇率自由浮动。多年来,他担任了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;本世纪初,还创办了一家对冲基金并自任董事长。郜若素具有的扎实的理论功底、丰富的政策经验和敏锐的金融实感,在国际经济学界几乎独一无二。由他来写作这本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书,确是再合适不过。

《大崩盘2008》以描绘作者当年与邓小平的会见作为开篇。书中至少在三个方面吸引了我。

第一,从宏观的角度准确把握住了金融危机形成、发展的主线条和大框架。郜若素认为,大崩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中早就埋下了伏笔:依靠庞大的外部借贷支持的过度消费、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吹起的资产泡沫、资本市场的顺周期机制和金融系统日益严重的道德缺失。本书的贡献之一,是让人们不再拘泥于单个因素和具体事件,能够以宏观的视野来审视过去十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大变革,尤其是风险的形成与发展。

第二,郜若素没有把分析停留在经济学的层面,而是在建立了宏观框架后,直接进入现代金融最核心的问题:金融创新和道德风险。这样的分析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信度和可读性。现在几乎每个经济学家都在评论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,客观地说,绝大部分人并不真正了解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。郜若素在金融界浸淫多年,他对金融产品和市场机制的认识相当独到。

第三,这是一本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书,作者将整个事件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,这一点对于中国读者可能特别有价值。郜若素在书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崛起切入,宣称世界经济增长的“白金时代”已经来临。全球经济失衡作为导致金融危机因素之一,正是在过去十年间形成的,中国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。郜若素讨论了中美合作实现全球再平衡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实途径。

不过,这本书也还是留下了一些缺憾。该书在我感兴趣的几个方面没能深入展开。比如,未来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将会保持混业经营还是重新回归分业经营?美元是否将很快成为昨日的世界货币?金融监管改革如何解决顺周期市场机制与国际合作的问题?等等。我们只能从郜若素教授未来的新著中去寻找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了。

过去20多年来,我从郜若素教授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中获益良多。我对中国农业发展、金融市场和宏观政策等问题的分析,也深受他的影响。关于这次全球危机的讨论很可能持续几十年,《大崩盘2008》将被证明是一本难得的入门读物。

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

《大崩盘2008》,(澳)郜若素、戴维·莱维林-史密斯著,唐杰、孔志国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版

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